銑刀具有一個或者多個刀齒的旋轉(zhuǎn)工具,銑削是各刀齒依次間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。下面說說銑刀的挑選方法。
選用銑刀時應該先考慮他的齒數(shù),每一個齒的大小,齒距大小,齒距大小決定著齒數(shù)。選用平面銑刀時主要考慮機床的功率范圍,和刀具需要的功率范圍。機床主軸的直徑也是選取的主要依據(jù)。平面銑刀直徑可按D=1.5d(d為主軸直徑)選取。在廠家批量生產(chǎn)時,可按工件切削寬度的1.6倍選擇刀具直徑。槽銑刀的直徑和寬度應根據(jù)加工工件尺寸選擇,并保證其切削功率在機床允許的功率范圍之內(nèi)。
對于精銑,磨制刀片在刀刃銑削中精準度比較高。工具被加工的精準度會比較高,精加工所用的磨制銑刀片發(fā)展趨勢是磨出卷屑槽,形成大的正前角切削刃,允許刀片在小進給、小切深上切削。
粗齒銑刀多用于粗加工,因為它有較大的容屑槽。如果容屑槽不夠大,將會造成卷屑困難或切屑與刀體、工件摩擦加劇。在同樣進給速度下,粗齒銑刀每齒切削負荷較密齒銑刀要大。對于錐孔規(guī)格較大、剛性較好的主軸,也可以用密齒銑刀進行粗銑。由于密齒銑刀同時有較多的齒參與切削,當用較大切削深度(1.27到5mm)時,要注意機床功率和剛性是否足夠,銑刀容屑槽是否夠大。排屑情況需要試驗驗證,如果排屑有問題,應及時調(diào)整切削用量。
加工不銹鋼時,刀具切削部分的幾何形狀,一般應從前角、后角方面的選擇來考慮。在選擇前角時,要考慮卷屑槽型、有無倒棱和刃傾角的正負角度大小等因素。不論何種刀具,加工不銹鋼時都必須采用較大的前角。增大刀具的前角可減小切屑切離和清出過程中所遇到的阻力。對后角選擇要求不十分嚴格,但不宜過小,后角過小容易和工件表面產(chǎn)生嚴重摩擦,使加工表面粗糙度惡化,加速刀具磨損。并且由于強烈摩擦,增強了不銹鋼表面加工硬化的效應;刀具后角也不宜過大,后角過大,使刀具的楔角減小,降低了切削刃的強度,加速了刀具的磨損。后角應比加工普通碳鋼時適當大些。專門針對不銹鋼材料設計的高硬度鎢鋼銑刀。
學會以上選取方法,足以應對一般的數(shù)控銑刀的購買。